
近几年来,随着秸秆的大量还田,小麦病虫害逐年增多,尤其是到了中后期,小麦白穗病发生更严重,减产也越来越严重,已经成为限制小麦发展最主要的因素。据调查,一般减产都在10%以上,发生严重时,减产可达50%,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又该如何防治呢?
发病症状
引起小麦发生枯白穗的主要原因有小麦的纹枯病、全蚀病、根腐病等多种土传病害,这些病害主要危害小麦的根茎部,发病初期,只在根部或茎基部出现淡褐色的斑点,随着病情的发展,病斑逐渐扩大,当病斑绕茎一周,造成植株地上部分因无法获得足够的水分而枯死。尤其是在小麦抽穗期发展蔓延快,常常是在小麦抽穗后至成熟前,造成大量植株枯死,出现枯白穗,发生越早,减产越严重。
发病原因
小麦枯白穗是由多种土传病害引起的,病菌附着在秸秆的茎基部,随秸秆还田后在土壤内越夏,秋季小麦播种后,病菌开始侵染幼苗的根部,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快速繁殖,随雨水或灌溉水进行传播,进入冬季后,病菌也进入休眠状态,春季,随着温度的开始回升,降雨量增加,病菌开始快速繁殖和危害盛期,植株上的病斑快速扩大,可在短时间内,造成大量植株枯死,温度越高,湿度越大,传播和蔓延速度越快。
药剂选择
防治小麦枯白穗的药剂有很多,常用的有井冈霉素、福美双、苯醚甲环唑、咯菌腈、嘧菌酯、精甲霜灵等多种药剂,多年试验表明,这些药剂中防治效果比较好的药剂有苯醚甲环唑、咯菌腈等,这两种药剂都具有杀菌谱广,稳定性好,持效期长,使用方便,价格便宜等优点,对小麦的纹枯病、全蚀病、根腐病、茎基腐病等土传病害都有很好的防治效果,持效期可达6个月左右。
防治方法
小麦枯白穗虽然是在小麦后期发生,病菌却是在幼苗期侵入的,因此,防治小麦枯白穗最佳时期是在小麦播种前。选择优秀的小麦拌种剂进行拌种,是预防小麦枯白穗发生最有效的方法。可在小麦播种前,用27%苯甲·咯·噻虫悬浮种衣剂,按照药种比1:200的比例进行拌种,将种衣剂均匀包裹在种子表面,播种后,可有效阻止病菌的侵入和危害,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同时,还可兼治小麦蚜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