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人物特写 > 正文
    购物车
    0

    “杂交小麦之父”李振声:扎根西北31年,6年为国家增产1000亿斤

    信息发布者:孟新龙
    2021-09-06 19:24:32    来源:孤风婉史   转载

    1.png

    李振声

    2021年,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去世,举国哀痛。袁老去世后,众多人遗憾说:“当年为粮食奋战的南袁北李,如今只剩下一个人”。那个人们口中的“李”,就是杂交小麦之父,院士李振声。

    小麦育种的求学之路

    小麦与水稻,是中国的两种主要农作物。由于气候、地形等差异,中国形成了南部种植水稻,北部种植小麦的农业格局。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坐镇南方,改良水稻,大大提高了产量,解决了中国人的温饱问题。而在北方,李振声研究小麦,培育良种,甚至一度让小麦的产量超越水稻。

    “杂交小麦之父”李振声:扎根西北31年,6年为国家增产1000亿斤


    从血气方刚的青年到白发苍苍的老人,李振声将自己的一生交付于小麦的研究。他总是对粮食格外珍惜,从那个饥寒交迫的时代走来,尝尽人间冷暖,刻骨铭心的饿肚子记忆,是李振声走上科研道路的起因。

    1931年,李振声出生于山东淄博。刚刚出生便经历战火,随后经历百年难遇的饥荒,李振声的童年生活,也在艰难与穷苦中度过。

    1942年,山东大旱,6月开始才降雨,秋季早早地下了霜,高粱受冻,几乎颗粒无收。

    与此同时,其他农作物也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粮食产量大大降低。1943年,山东饥荒十分严重,百姓们几乎无粮可吃。

    为了生存下去,人们不得不将自己的儿子、女儿变卖。街上乞讨的人越来越多,有的人甚至饿死街头。

    “杂交小麦之父”李振声:扎根西北31年,6年为国家增产1000亿斤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山东已经处在战火之中,天灾人祸叠加,山东百姓们痛不欲生。那年,10几岁的李振声对外界事物还没有成熟的认知,却对“饥荒”一词印象深刻。

    “那一年过了年,老天还是不下雨,家里的米缸却早早见了底。”李振声如是说。

    李振声至今依旧记得,几年灾害过后,山东漫山的榆树叶和树皮都已经被人们吃光。对于穷苦人家来说,大葱叶子、蒜皮都是十分珍贵的食物。

    日后回忆起此事,李振声感慨地说道:“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就明白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意义。”

    李振声的家庭十分贫穷,父母却十分重视对李振声的教育。李振声的父亲东拼西凑,好不容易凑齐了学费,李振声才得到了在农村上私塾的机会。

    “杂交小麦之父”李振声:扎根西北31年,6年为国家增产1000亿斤


    遗憾的是,13岁的那一年,李振声的父亲溘然长逝,李家家中突然失去了顶梁柱。李振声与其他三个兄弟姐妹,均由李振声的母亲孤身一人抚养,原本困难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

    为了支撑起整个家庭,李振声的哥哥来到济南的店铺当伙计,勉强读完了高中二年级。李振声的学习成绩优异,天赋极高,然而家庭生活的贫穷已经无力支撑他继续完成学业。为了补贴家用,李振声只能辍学打工。

    济南解放后,李振声从淄博来到了济南,想找一份工作维持生计。后来,李振声偶然在济南街头发现了山东农学院的一个招生通知。只要成为山东农学院的学生,就可以食宿免费。

    “杂交小麦之父”李振声:扎根西北31年,6年为国家增产1000亿斤


    既能够读书又能够解决温饱问题,这样优越的条件深深吸引着李振声。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李振声报名参加考试。那时的李振声没有想到,自己的人生轨迹就此改变。

    李振声成功通过考试,进入山东农学院。“这是我人生的一大转折,是济南解放给我提供了这个条件,所以也就对这个机会特别珍惜,学习比较努力。”李振声如是说。

    山东农学院的意外求学经历,让李振声成为了全村第一个大学生,从饥寒交迫中活下来的李振声,承载了众人的希望。

    “杂交小麦之父”李振声:扎根西北31年,6年为国家增产1000亿斤


    在山东农学院,李振声开始系统地接触与小麦有关的知识。李振声印象最深刻的老师,是系主任沈寿铨教授和余松烈教授。

    从小麦的进化到小麦育种的理论与技术,沈寿铨教授的知识丰富、面面俱到,李振声也受益匪浅。

    与沈教授的不苟言笑不同,余松烈教授的课程生动而活泼。作为李振声的遗传学老师,余教授总是将深奥的道理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讲出来,深入浅出。李振声对于冬小麦高产的心得体会,正是从余教授处获得的。

    在两位教授的带领下,李振声对小麦的培育技术产生了极大的兴趣。随着对小麦育种认识的不断提高,李振声的研究之路也更加平顺。

    “杂交小麦之父”李振声:扎根西北31年,6年为国家增产1000亿斤


    经历过饥饿的师生们深知粮食的重要性,是以,山东农学院开始进行高产小麦的培育。经过多年的研究,山东农学院培养出齐大195、扁穗小麦、鱼鳞白等几个优良品种。农学院师生们对小麦的品种进行改良,粮食产量也大幅度提高。

    放假回家时,李振声将良种带回老家种植,那年李家的小麦实现了大丰收,产量比其他乡亲们高出一大截。乡亲们十分羡慕,纷纷来到李振声家交换良种。

    第二年,李振声所在的村子小麦实现了高产,引来了邻村人羡慕不已。从那时起,李振声也产生了培养更多高产小麦良种的愿望。

    “杂交小麦之父”李振声:扎根西北31年,6年为国家增产1000亿斤


    杂交小麦之父的养成

    1951年,李振声从山东农学院毕业,前往中国科学院北京遗传选种实验馆工作。那时中国科学院是中国所有科学研究者的理想殿堂,刚刚得知自己前往中科院工作时,李振声欣喜若狂。

    李振声前往中科院报到时,科学院只有200人。领导请中国科学界著名的科学家为新生们作报告,李振声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华罗庚、钱三强、艾思奇三个人。

    华罗庚为同学们讲述了勤奋的必要性,钱三强分享了自己做研究的经验,艾思奇则阐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培养学生们的哲学思想。

    “杂交小麦之父”李振声:扎根西北31年,6年为国家增产1000亿斤

    钱三强

    “学点哲学的确可以使人做事情少犯错误,做研究少走弯路。”李振声如是说。从几位科学家们所作的报告中,李振声学习到了专业知识以及思想指导,获益匪浅。

    李振声所在的遗传选种实验馆,分为遗传组、生理组和栽培组三个部门,最初李振声被分配到了栽培组,师从土壤学家冯兆林,研究如何改良土壤。

    与此同时,李振声还收集了800多种不同的牧草,对他们的特性进行深入的观察与研究。在日复一日的研究中,李振声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杂交小麦之父”李振声:扎根西北31年,6年为国家增产1000亿斤


    20世纪50年代,李振声迎来了将经验转化为实践的机会。1956年,中央发出了走向西北的号召,李振声放弃了中科院的良好待遇,毅然决然地踏上了前往西北的路程。

    几天的长途跋涉,李振声来到了陕西杨凌,一个贫穷、落后的小镇。在那里,李振声开始了小麦育种的研究工作。自此,李振声长达31年的西北生活开始了。

    1956年,中国农业发展遭遇了巨大的危机,小麦条锈病疯狂蔓延,粮食产量大幅度降低。所谓“条锈病”,是农作物的一种流行病,他可以通过气流传播,具有流传速度快、发病率高的特点。

    “杂交小麦之父”李振声:扎根西北31年,6年为国家增产1000亿斤


    条锈病刚刚产生时,人们很难察觉,然而一旦大面积爆发,小麦就会减产30%到50%,对于一个小麦种植大国来说,这种疾病称得上毁灭性的打击。

    25岁的李振声第一次面临如此严重的农作物疾病,内心十分忧虑。条锈病诱发因素十分复杂,最根本的原因是良种培育速度慢,病毒变异的速度远远快于小麦良种的研究速度。

    而唯一能够降低条锈病影响的方法,就是从根本上杜绝疾病的发生。深思熟虑之后,李振声决定培育抗病良种,提高小麦对抗疾病的免疫力。

    “杂交小麦之父”李振声:扎根西北31年,6年为国家增产1000亿斤


    此前李振声已经研究牧草多年,他挑选出抗病性最好的长穗偃麦草,计划通过基因转移的方法,将牧草中的抗病性能转嫁给小麦。基因转移方法看似简单,实际上却困难重重。

    对此,李振声也给出了通俗易懂的解释:“好比为小麦找一个牧草丈夫,因为是远缘,就像马和驴杂交的后代骡子没有生育能力,所以让小麦的后代获得草的抗病基因,难度非常大。”

    研究杂交小麦难度极高,李振声仅凭一人之力无法完成。不久后,他找到了植物学专家闻洪汉和植物病理学家李振歧。得到专业科学家的赞同后,李振声大受鼓舞。

    他率领自己的团队全身心地投入到研究之中,开启了漫长的实验、失败、再实验的过程。

    “杂交小麦之父”李振声:扎根西北31年,6年为国家增产1000亿斤


    研究中的困难曾经让李振声团队大大受挫,质疑声也从四面八方涌进来,有人说李振声哗众取宠,有人评价他异想天开,没有人相信牧草和小麦能够杂交。尽管实验一次次失败,李振声团队却从未放弃。

    李振声研究牧草与小麦的杂交需要资源,如果这个项目无法取得成果,将会被取缔。

    振声花费极大的精力研究远缘杂交,同时也专注于近缘杂交,利用近缘的研究成果支持远缘杂交,两个项目同时推进,李振声牺牲了所有的休息时间。

    皇天不负有心人,1979年,经过漫长的研究以及无数次的失败,李振声团队还是成功地将偃麦草的抗病和抗逆基因转移到小麦中,研究出小偃6号,如此,小麦便拥有了牧草特有的抗病性。

    “杂交小麦之父”李振声:扎根西北31年,6年为国家增产1000亿斤


    小偃6号在陕西首先进行实验,以超高的产量打败了其他竞争对手。不久后,小偃6号被陕西农业部门列为主要种植品种,新的杂交小麦开始小范围推广。

    后来,小偃4号、5号、81号等小偃系列小麦新品种横空出世。小麦的抗病性大大增强,条锈病的问题也迎刃而解,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

    1980年,抗病新品小偃系列开始推广,种植1.5亿亩,相较于之前增产60亿公斤。与此同时,小偃系列的其他良种也培育成功,累计70个,种植面积多达3亿,增产75亿公斤。

    李振声的杂交技术,俨然形成了一个高产的小麦王国。

    “杂交小麦之父”李振声:扎根西北31年,6年为国家增产1000亿斤


    小麦产量大大提高,农民们欢欣鼓舞,农田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要吃面,种小偃。”

    一时之间,小偃系列成为小麦良种中的明星,而小偃系列的培育者李振声,也成为了农业界的红人。

    李振声的贡献一传十、十传百,他也逐渐在农民心中树立起威望。

    面对突如其来的荣誉,李振声却反应平平,他说:“我们今天能吃到发面馒头和面包,应该谢谢大自然,也应该谢谢为小麦提供优良基因的小草。”

    李振声声名鹊起,却依旧脚踏实地。他仍然奔波在麦田与实验室之间,将培育良种、杂交小麦作为自己的头等大事。

    有人曾经劝李振声,小麦杂交进入了新领域,已经不用那么辛苦。李振声却说:“真正为我打分的,是农民。”

    “杂交小麦之父”李振声:扎根西北31年,6年为国家增产1000亿斤


    小偃系列的研究时间太过漫长,未能早日解决粮食产量不足的问题,一直是李振声的遗憾。是以,李振声再次投入到新产品的研究中,计划用牧草杂交出颜色不同的小麦。

    如果一个麦的麦穗上有不同颜色的种子,科研人员就可以根据种子的颜色选出良种,不需要进一步的实验,如此便大大提高了小麦研究和种植的效率。

    此次研究,已经积累了众多经验李振声游刃有余,短短几年后,李振声实现了小麦品种的颜色分类。依靠这项杂交技术,我国再次培养出50多个新品种,推广面积高达3亿亩。

    “杂交小麦之父”李振声:扎根西北31年,6年为国家增产1000亿斤


    科研工作者的崇高情怀

    杂交小麦培育成功后,中国的小麦种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唯一没有改变的是,是李振声专注于研究的生活。他依旧穿着朴素的衣服,过着拮据的生活。

    以农民自居的李振声始终保留着专属于农民的质朴。李振声没有什么爱好,不抽烟,也没有娱乐活动。闲暇之余,李振声会四处散散步,去小麦育种基地看一看,偶然也会练习书法。

    投身于小麦杂交研究几十年,李振声获得了巨大的成就,却忽略了自己的家庭。于李振声一家而言,团聚是十分奢侈的事情,尽管如此,家人却从未抱怨,反而成为李振声坚强的后盾。

    “杂交小麦之父”李振声:扎根西北31年,6年为国家增产1000亿斤


    研究杂交小麦时,李振声得知了母亲病重的消息,他只照顾了母亲一段时间,随后再次回到实验田。母亲去世时,李振声还在实验室中做研究。

    2003年,李振声的妻子因为脑溢血住院,此后便一直卧病在床。李振声往返于医院和实验室,风雨无阻地照顾妻子,医护人员都十分感动。妻子病情好转后,李振声便将她接回家中照顾。

    李振声专门为妻子准备了一个笔记本,在上面记录了妻子病情的变化,如同对待自己的研究一般严谨。

    学术和生活上的压力累垮了李振声,他开始大把吃药,却依旧没有放弃自己的科研事业。

    “杂交小麦之父”李振声:扎根西北31年,6年为国家增产1000亿斤


    1985年到1987年,小麦培育进入瓶颈期。在这几年间,中国人民增长了5000万,然而小麦却没有增长。李振声对此十分担忧,如果小麦培育、种植依旧没有突破,最终坐吃山空。

    李振声与其他农业科学家日夜研究,前往各地的小麦种植基地实地考察,寻求突破口。

    在河南封丘县,李振声发现,中低产田经过改良,小麦产量从400斤增长到了1000斤,仅1984年,这个小县城就给国家上交了1.3亿斤粮食。

    如果将封丘县的经验推广,即便不能实现最大程度的增收,最起码能够保证粮食的增长。

    在国务院的支持下,李振声率领400名科研人员深入黄淮海平原地区,治理中低产田。6年之后,全国粮食产量增加1000亿斤,小麦生产终于突破了瓶颈。

    “杂交小麦之父”李振声:扎根西北31年,6年为国家增产1000亿斤


    1995年,已经64岁的李振声不顾众人的劝阻,坚持前往海拔千米的生态站,山路颠簸,李振声的身体已经十分疲惫,他却浑然未觉。李振声曾经说:“我甘心为科研献出生命。”

    如今,李振声院士已经90岁高龄,依旧风里来雨里去,与小麦为伴。他是杂交小麦之父,和袁老一样是“麦田”的守望者与拯救者,也是带领中华民族走出饥荒,走向富足的民族脊梁。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