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房产汽车 > 正文
    购物车
    0

    房价涨时炒跌时卖 墙都不扶就服这些上市公司

    信息发布者:孟新龙
    2017-09-10 18:17:14    来源:新京报   转载

    原标题:房价涨时弃业炒房,房价跌时卖房套现……墙都不扶就服这些上市公司

    让你们炒房,让你们炒房……结果你们都赚了。

    文 / 费雪

    截至上周五,A股市场的上市公司半年报已经全部出炉。数据显示,1477家上市公司在今年中报和去年年报中均具有投资性房地产数据。其中1160家投资性房地产较2016年末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占比高达78.5%;还有些上市公司对房地产进行了清空式处理。

    近八成拥有投资性房地产的上市公司,在上半年选择了砍减等谨慎策略,原因不难想见:今年年初以来,楼市政策的加码让泡沫不断被挤出。一旦房价的涨幅再也无法覆盖持有房产的成本,此前的投资性需求必然会受制于资金压力寻求退出。而以上市公司为代表的产业资本,就是其中的重要力量。

    此前早就有媒体扒过,国内很多上市公司都爱“囤房”,因为放眼资产配置市场,很少有什么投资收益,能够比肩部分楼市的涨幅。一面是这样低风险高收益的投资,一面是实业经营面临困难,很多产业资本涌入楼市也就自然而然。而这又加剧了房价上扬态势。

    如今的风向显然已出现潜在的变化。上市公司们套现离场的另一面,其实就是楼市泡沫正在宣告挤出。这无疑是好事:当更多资金从楼市撤离,向实业方面回笼,那对经济发展大有裨益。

    不过,要想既挤出泡沫又实现资金“脱虚向实”回归实体经济,最终达成防风险稳增长的目的,不能止于作壁上观,而需要有个产业政策配合引流的过程。

    ▲房地产戏剧性救实体公司的命:上市公司卖房保壳提业绩。图源:中国房地产报。

    从有些大宗商品的价格涨幅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少离场的货币仍没有真正汇入实体经济,而是转场进入了那些易于炒作的市场。

    在此情形下,如何增强实体经济本身的“魅力”,吸引资金真正留在实业之中,尤为关键。

    以往的“卖壳保房”之类的案例就表明,在市场经济洪流中,最后的决策还是会落到了每个经营者个体身上。他们当初选择弃业炒房,无非是因为有利可图;而今想要他们再度弃房回归实体,最重要的就是,要让实业让人能有想象的空间。这就需要探索将挤出楼市泡沫和减轻实业负担并举。

    13个月直接减税8500多亿元,实现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这是前不久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有关部门汇报的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的“成绩单”。减税是一场触及实业负担核心的重大改革。减税之后,则是如何增效。当下的混合所有制改革过程中,已开始欢迎民间资本参与。通过改革不断放开以往的投资“禁区”,就是“让利于民”的积极信号,也是为实业增效。

    上市公司从“囤房”转向“卖房”,有利于让资金“脱实向虚”,接下来,也要探索让实体经济更“有利可图”,实现对资本“脱实向虚”问题的釜底抽薪。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