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商家企业 > 正文
    购物车
    0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电商产业融合模式研究

    信息发布者:孟新龙
    2020-02-20 18:55:36    来源:爱农者言   转载

    乡村振兴.jpg

    摘 要:实现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有助于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新思路。本文首先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模式的现状,接着分析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注重农业人才的培养,加大农业多功能性开发,完善利益联结机制”等启示,进一步促进农村电商产业融合发展。


    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手段,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推动农村产业兴旺发达,拓宽农民的增收渠道。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产业兴旺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而大力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围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乡村产业体系,是实现产业兴旺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为乡村振兴战略、乡村产业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农村繁荣、农民增收提供了有力支撑。在此背景下,本文就农村产业各融合模式的现状,提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1、农村产业融合模式的现状

    1.1 农村一三产业融合模式

    此模式是指原产地农户以农业为基础,以互联网为主要载体,使农产品销售通过互联网平台,依托现代营销手段、现代信息技术和物流技术,将农产品从产地直接销售给消费者,减少农产品的中间流通环节,使农产品的产销有机结合,从而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该模式还可以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农耕体验以及乡村手工艺等业态,促进人流带来消费,形成购买力和服务支撑。

    案例1:金竹镇是传统的农业大镇,位于浙江省遂昌县妙高镇西北部,其地理位置相对偏僻,已有2300多年的油茶栽培历史。全镇14个村均有大面积的天然原生态油茶林,总面积达3万亩,占遂昌县油茶林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

    在该镇党委书记的带领下,农户采用传统山茶油的种植与制作方式,再联合赶街公司共同发起原生态金竹山茶油众筹活动进行销售,第一期众筹活动在一周内就筹得5万元。原生态、无污染的自然环境保证了山茶油的品质,深受现代城市居民的喜爱。2008年,在金竹镇第一届山油茶开榨节上,山茶油价格每斤只有8元。随着山茶油知名度的提升以及山油茶开榨节的推广,2018年的山油茶开榨节上,山茶油价格达到了每斤60多元,价格翻了好几番。目前,全镇山油茶种植总面积超3万亩,年产值超过120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也翻了一番。通过山油茶开榨节活动,金竹镇挖掘出潜在旅游资源,逐步向“山茶油+旅游”、“山油茶+民俗文化”等形式发展。

    1.2 农村二三产业融合模式

    此模式是指原产地农户利用当地原料或者引进外地原料,兴办加工厂,对产品进行加工,将产成品依托互联网平台进行营销和销售。通过其技术优势、加工能力以及销售渠道,实现农产品在加工、流通和销售环节的增值收益。该模式还可以深挖当地的特色产品或服务,发掘历史文化价值,发展旅游产业,使之成为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新兴支柱产业。

    案例2:东衡村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洛舍镇,交通便利,全村共有774户农户。该村的工业以矿产、钢琴、酒业为主体,农业以虾蟹、甲鱼、蚕桑等为主。在农村产业融合实践中,东衡村以打造高质量的钢琴产业体系为核心点。1984年,时任洛舍玻璃厂厂长王惠林创办了洛舍第一家乡镇钢琴企业,随后逐渐形成了东衡村的钢琴产业链。目前,东衡村共有41家钢琴企业,其中11家整台钢琴制作企业,30家钢琴配件企业。2018年全年钢琴总销售3万台左右,钢琴产业产值达到8亿元,产量占全国的15%[1]。东衡村在做强本村钢琴产业的同时,还联动周边经济发展薄弱村,2018年带动周边各村分红收益141.8万元。

    东衡村以探索高效农业之路作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发力点。该村以“矿”基为基础,开展闭坑矿地复垦。2012年以来,东衡村通过矿基复垦等方式新增耕地2109亩,推动土地流转,促进规模化经营,探索新型种养殖模式,加强基础设施的智能化和科技化,致力于打造绿色高效现代农业生产体系。

    东衡村通过乡村旅游进一步推动农村各产业的同步发展和深度融合。该村立足千年文化,建成3A级村落景区,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为村庄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以旅游带动的三产产值实现1亿元。

    1.3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模式

    此模式是农村一三产业融合和农村二三产业融合基础上更加成熟健全的农村产业融合体系,即以当地丰富的农业资源和工业资源为基础,利用现代技术,兴办深加工工厂,延长产业链,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并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与终端消费者的直接连接,从而形成集生产、加工和销售为一体的完整模式。此模式还可以吸引工商资本进入农业,利用其技术、资金和人才优势,或者创办农业产业园区,实现农业的规模化种植、养殖,或者利用农村生态文化资源,开拓农业的休闲观光旅游资源,进一步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2]。

    案例3:仙台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位于仙居台湾农民创业园的核心区,总面积约7200亩。自2017年创建以来,园区以“互联网+”、“绿色+”、“科技+”、“旅游+”以及“文化+”农业的多元化发展模式,在各项建设中取得显著进步,致力于打造一二三产业融合示范园。至2018年底,示范园一二三产业总产值达到19280万元,其中农业产值7250万元,农产品加工产值达到7130万元,乡村旅游总收入达到2800万元,涉农二三产业收入已超过农业收入[3]。

    园区通过“绿色+”大幅度提升农业产业附加值,先后引进水果、花卉、中药材品种1457个,打造有机农产品品牌12个,实现产值2.4亿元。并打造“神仙居”县域公共品牌,推广仙居特色有机农产品,通过自建电商平台——仙品牛选商城,进一步拓展全渠道销售网络。2018年,园区农村电子商务销售额达2700余万元。园区依托于“旅游+”开展相关农业活动,比如:茶花节、草莓采摘节、樱桃采摘节等,带动旅游业、农副产品加工业等二三产业的发展。同时,园区以仙居杨梅、仙居鸡、铁皮石斛等特色优势农产品为抓手,带动四川、云南、贵州等省市扶贫攻坚项目推进。

    目前,园区已形成种子种苗研发、有机农产品生产、高档花卉苗木种植、名贵中药材生产、农产品深加工、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多元发展格局,延伸农业产业链,提升农业价值链,拓宽农民增收链,助力乡村振兴。

    2、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水平不高

    当前,我国大部分农户只从事生产,按照传统的原始模式来发展经济,对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功能形态认识不足,融合发展水平不高,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传统农业的农产品加工主要以初级加工为主,深加工能力不足,农业产业链中的产加销脱节或者从生产到销售之间的各个环节衔接不紧密,导致产业融合链短、价值链低。另外,一些地区的融合项目存在同质性,创新能力弱,缺乏新技术、新业态以及差异化的竞争策略,为抢占市场对资源过度开发,打乱市场竞争秩序,环境遭到严重破坏[4]。

    2.2 对农业的多功能性认识不足

    目前,我国农业与二三产业的纵向融合较多,横向融合偏少,主要原因是对农业多功能性的认识和理解不足。农业的多功能性并不只是生产粮食等农产品,还包括了日趋重要并不断扩大的经济、生态、环境、社会稳定等社会功能[5]。

    除了保障食品安全与保护生态环境以外,农业的功能更体现为传统文化的发展与传承,可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比如乡村旅游、农耕体验以及乡村手工艺等就是农业依托于历史文化价值与其生产功能相结合的典型例子。尤其在一些经济较落后地区,由于对农业的多功能性认识不足,往往局限于农业的生产功能,忽视农业的其他功能,导致一些古村落、手工技艺、民俗礼乐等因缺乏保护而逐渐消失。

    2.3 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

    目前,在我国的农村产业融合中,农民和企业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尚未完善,农民很难与企业合理分享全产业链中获得的增值收益。大部分农户主要以单一的农业种植为主,市场竞争能力不足,在全产业链中的市场份额占有率及利益分配中处于劣势,难以建立合理公平的利益联结机制。另外,一些地区的产业融合项目的利益联结机制缺乏合理的规范制度,使得农民不能合理分享产业融合发展带来的增值收益。大部分地区的农民主要以订单型的方式和企业合作,在分配中获得的收益较少;而少部分地区以股份合作型的方式与企业合作,在经营中所得收益很难做到按照股份量化到人和户,部分合作名不符实。

    3、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政策建议

    3.1 加强农业人才队伍建设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亟需加强农业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一大批新农村建设的专业技术人才,以促进农村产业融合持久稳定地发展。通过相关政策的支持与引导来吸引和留住人才,为新时代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同时,通过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农村实用人才等培训,提高农民的电商操作技能、现代农业生产加工营销技能和产业融合能力等,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进一步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3.2 加大农业多功能性开发

    要深入开发农业的经济、社会、生态和文化等功能,推动农业与加工产业、旅游产业、文化教育产业等融合发展,开发休闲、观光、体验、养生等旅游新业态,创建农村电商、智慧农业、农产品定制等“互联网+”新业态,统筹规划农村自然、生态、文化资源,打造农村新兴创意产业,带动农业、加工业和服务业的全产业链发展,实现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3.3 完善农村产业融合的利益联结机制

    积极建立多形式利益联结机制,创新发展订单农业,规范农民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方式,让农民合理分享融合发展的增值收益。鼓励企业与农民进行产销合作,引导支持农企开展合作股份制,实现“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的利润分配机制,探索产学研多元利益机制和农企多元化双向合作方式,利用“互联网+”、金融创新等建立利益共同体,通过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和强化企业的社会责任,使农企之间可以互利共赢、风险共担。

    3.4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不断改进交通网络、通信网络、物流网络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各项配套设施,搭建公共服务平台,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为农村产业融合各模式的形成与发展提供基础保障。农村电商作为现代农业的新业态,在农村产业融合过程中发挥着重大作用;而农村电商的发展离不开完备的基础设施。因此,要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各模式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加强其基础设施建设。

    作者简介: 杨孟莹,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农村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

    基金: 浙江省供销社2018年度科研项目(项目编号:18SS20),项目名称: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电商产业融合模式研究;

    来源:电子商务2020年02期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