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a.nync.com/.jpg!40)
![](http://static.nync.com/main/images/cungg/cq27-min.png)
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伸北进和印度低压影响,我省夏季气候特征表现为高温、高湿、降水集中等特点,再加上天气系统和地形引起的辐合作用,我省雨季多出现“强度大、时空分布极为不均,且伴有短时强降水多发,并伴随雷电、大风、冰雹等”的对流性天气。
实时监测数据显示,5月14日,我省南部大部和中部的局地出现冰雹、大风和短时强降雨天气。5月21日-22日,我省普降小到中雨,夏县、平陆、潞城、长子、壶关、陵川等6个县出现短时暴雨。6月4日-5日,我省南部出现局部暴雨天气。6月11日,全省43个县市出现短时降雨,47县市有雷暴,12个县市瞬时7级-8级大风。6月12日,我省多地再遭强对流天气袭击。
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李新生解释,强对流天气是中小尺度的天气系统,发生的水平尺度一般小于200公里,且极其短暂,发生时常伴雷暴大风、冰雹、局部强降雨等。强对流天气由空气强烈的垂直运动而导致,具有突然、剧烈、破坏力极大等特点,最典型的是夏季午后的强对流。
今年汛期,我省暴雨、大风、冰雹、雷电等灾害性天气发生的概率较高,且存在旱涝并存、旱涝急转以及局地较大洪涝的可能性。专家提醒,雷暴发生时,公众应尽量在室内,切勿随意外出。如果在室外,应躲入建筑物内,但不要进入孤立棚屋、岗亭等建筑物,也不要在高楼烟囱、电线杆或大树底下躲避冰雹。瞬时大风容易造成树木折断、房屋倒塌等,公众要远离易折断的树木、广告牌、危房,驾车人士如驶经高速公路或天桥,应提防强劲阵风吹袭。短时强降水可能引发山洪、泥石流和城市内涝等次生灾害,公众切勿在河流、溪涧或低洼地区逗留,不要在山洪沟道及涵洞内避雨。此外,还要加强对雷电的防范,不要呆在空旷的环境中,也不要躺在地上,同时避免使用电话或其他带有插头的电器。
如果在室外,应躲入建筑物内,但不要进入孤立棚屋、岗亭等建筑物,也不要在高楼烟囱、电线杆或大树底下躲避冰雹。
公众要远离易折断的树木、广告牌、危房。
公众切勿在河流、溪涧或低洼地区逗留,不要在山洪沟道及涵洞内避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