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村落街道 > 正文
    购物车
    0

    闻喜县名,汉武帝一锤定音——“闻喜”

    信息发布者:孟新龙
    2021-10-10 21:40:29    来源:万重山   转载

    起因南越

    在中国南方的五岭之南地区,在秦汉之际称南越,即今广东、广西、湖南南部、越南北部一带。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命屠睢率50万大军,分五路进攻岭南,战事惨烈,主将屠睢阵亡。公元前214年,秦始皇任命任嚣为主将,再次率军进攻居住在今广西地区的诸部落,并平定岭南,秦始皇在岭南地区设桂林、象、南海三郡。公元前208年,任嚣去世之际,时任南海郡龙川县县令的赵佗因出色的管治能力,被任嚣指定为自己的继承人。秦朝灭亡后,赵佗先后吞并了桂林、象郡,于公元前204年,割据岭南,建立了南越国,赵佗自称“南越武王”,定都番禺(今广东广州)。岭南地区成为中原无暇顾及的独立王国。

    南越作为秦朝的一个郡,赵佗趁秦末战乱之际,自立为王,汉朝建立,一直未实质归服汉朝。到了汉武帝时期,赵兴当了南越王,他的母亲樛氏做了太后。汉武帝派渴望建功立业、年仅20岁的终军等作为使者去南越做说服工作。赵兴母子同意归汉,安排行程,准备朝见汉武帝。但南越丞相吕嘉不同意归汉,还多次上书劝阻。公元前112年四月,南越相吕嘉公然造反,率兵杀死赵兴母子和汉朝使者。汉武帝大举出兵攻打南越。公元前111年,吕嘉被俘,南越战败,从此彻底归属汉朝。

    汉武赐名

    《汉书》卷六《武帝纪》记载,元鼎六年(前111年)冬:行东,将幸缑氏,至左邑桐乡,闻南越破,以为闻喜县。颜师古注:“左邑,河东之县也。桐乡,其乡名也。”这一记载是说,平定南越战事的同时,汉武帝正在东巡的路上,巡行至左邑桐乡时,恰好闻番禺已破,南越战败的喜讯,汉武帝大喜,兴之所至,立刻将所在之地桐乡改为县,并取名为“闻喜”,以纪念南越的平定和喜悦的心情。从此,闻喜县名因汉武帝一锤定音而确定。是年为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

    1.png

    汉武闻喜雕像(局部)

    闻喜,春秋称曲沃,战国初,韩、赵、魏三家分晋,闻喜属魏国。秦朝统一后,置左邑县,隶属河东郡。在曲沃代翼之后,闻喜已远离政治中心,成为一个久久无闻的小县,而此时竟与千里之外的南越国产生了时空交联。可以说,闻喜之名也是雄才大略的汉武帝雄心勃勃、开疆拓土伟大功绩的直接见证者。闻喜也因其吉祥之意,成为安静详和之地,再无兵燹乱世。闻喜自此声名鹊起,各领域名人辈出,如被誉为“地图之父”的西晋地理学家裴秀、文学家郭璞、南朝刘宋时期为陈寿《三国志》作注的裴松之、唐朝名相裴度、南宋力主抗金名相赵鼎、“戊戌六君子”之一的杨深秀等,都是闻喜县人。尤其是祖籍闻喜县的裴氏家族,自东汉至宋代,诞生过59位宰相,59位大将军,史书记载的人物达2000余人,因而被北宋著名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誉为“士大夫之林薮”。

    汉武之后,闻喜县名曾有变动,随即改回,并一直沿用至今。

    代称桐乡

    桐乡,因汉武帝赐名改为闻喜而得以知名,因颜师古作注而得以流传。后《明一统志》《钦定大清一统志》都记载了桐乡改名闻喜之事。从史书记载可知,当年汉武帝析左邑县置闻喜县,桐乡为治所。正因桐乡为闻喜治所的缘故,桐乡这一美名也就成了闻喜的代称。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