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村落街道 > 正文
    购物车
    0

    我国最大的史前遗址——周家庄遗址

    信息发布者:孟新龙
    2018-12-07 19:43:53    来源:市场信息报·黄河快讯   转载

    我国最大的史前遗址——周家庄遗址

    来源:市场信息报

    2015年5月上旬,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中国国家博物馆和陕西、四川、浙江、河南、山西等省参与“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项目的50余位国内顶级专家学者云集运城,通过听取发掘成果汇报、现场提问、讨论交流、集体总结的方式开展学术研讨,确认绛县周家庄遗址是我国最大的史前遗址之一,证明了晋南地区在中华文明起源中所发挥的重要地位。为河东地区为古中国提供了又一有力的佐证。全国10多家报刊登载其消息,引起世人关注。

    10年发掘一鸣惊人

    周家庄遗址位于绛县横水镇的周家庄、崔村等村落之间。1957年,文物部门根据周家庄裸露在地表的城堡、陶片、灰坑等遗址、遗存,认定该遗址为新石器遗址,面积为10万平方米。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

    2004年,国家文物局将周家庄遗址列入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夏商周断代工程”,由中国国家博物馆田野考古研究中心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运城市文物保护研究所组成联合考古队,于2005年、2007年,两次对周家庄遗址进行正式发掘,取得较为丰厚的学术成果。2011年3月,国家文物局又将周家庄遗址列入由国家支持的多学科合作、研究中华文明起源的重大科研项目——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 。选定遗址中心偏东的一块龙山时代墓地,进行为期两个半月的大规模发掘,发掘面积1100平方米。发掘出巨型环壕、居址、陶窑、灰坑、墓葬等遗址,出土了大量的陶器、石器、骨器等遗物。认定该遗址是一处以龙山时代遗存为主,兼有仰韶、庙底沟二期、二里头、二里岗、东周等时期的大型遗址。是目前所知我国最大的史前遗址之一。据中国国家博物馆考古部主任戴向明介绍,周家庄遗址的发掘,首次在运城盆地确认了一处特大型龙山时期遗址。对于研究晋南乃至整个中原地区龙山时期的丧葬制度和社会发展状况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013年5月,周家庄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追根溯本源远流长

    笔者参与周家庄遗址的地理环境、相关史料和考古成果,进行分析考量。

    从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分析,该遗址坐落在中条山与紫金山之间的涑水河北岸塬坡上,气候温和,土地肥厚,绵延广袤。紫金山前沿10多公里的丘陵地带及涑水河河槽盆地,适宜种植粮食作物;起伏蜿蜒中条山茂密森林中栖息着大量野生动物,可供采集狩猎;清澈见底的涑水河里鱼虾成群,可供捕捞;中条山、紫金山蕴藏着大量的金、铜、铁、陶土等宝藏,可供开采。说明此地乃人类理想的宜居之地,为先民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先决条件。历朝历代,一直为富庶祥和之地。

    从遗址规模分析,周家庄遗址面积约500万平方米,南北长2200米,东西长2500米,总面积500万平方米,折合5平方公里,7500亩。相当于绛县旧城面积。有关专家推算,其聚落拥有人口至少在3万人左右,极有可能是某原始部落联盟的统辖中心。该遗址南几华里,是尧帝故里尧宇村。有可能尧王祁放勋早期在此活动,当上原始部落联盟酋长,并将此地辟为早期都城。

    从考古成果分析,国家文物部门对周家庄遗址周边地区进行辐射性的勘察,相继发现了柳泉、居太、柳庄、尧寓等同一时期的遗址,但其面积均没有周家庄大。证明周家庄遗址是这一地区规模最大的中心聚落。2004年10月,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运城市文物局和绛县文物旅游局组成绛县横北西周墓地抢救性考古勘探发掘工作队,历时3年多,发掘面积35000平方米,清理墓葬1326座,出土青铜礼器、玉器、漆器、陶器、荒帏等珍贵文物14000多件套,特别是青铜礼器上所镌“倗伯口作宝鼎……其万年永用”、“倗伯乍毕姬宝旅鼎”等铭文证实,这里是西周倗国墓地。此处距周家庄遗址仅3华里,有可能周家庄遗址就是倗国国都。

    从历史传承分析,几千年来,一代又一代先民们在此地繁衍生息,薪火传承。春秋时期,倗国被晋国所吞并,这里便成为晋国的“邑”的所在地。《水经注》记载:“涑水西过周阳邑南,其城南临涑水,北倚山原。”可能指的就是此地。西汉早期,汉高祖刘邦封功高名重的周勃为“绛侯”,食邑绛县。当时绛县面积比较大,包括现在曲沃、垣曲、闻喜等县。2005年,笔者到周家庄村采访,在时任党支书周广华家里发现了清道光年间的《周氏宗谱》,详细记载了先祖周勃的生卒及生平事迹。周勃居所在宿尉村(现为曲沃县)。明代时,其后代见此地条件优越,便辗转于此定居,名曰周家庄。《周氏宗谱》还记载了16世孙周焕衯的颂诗:“浍水洋洋,条山荡荡,高祖基业,勃祖功兴,功高无量。南居尉村,以官取名,前朝徙绛,南北分程,今续宗卷,因历久停。吾尊藩衍,当披祖功,福泽绵远,悠久无疆。”清代时,周姓出过多名举人秀才,多人在外为官。成为名噪一时的书香门第。如今,该村1500多人,80%为周姓。其中数百人在外工作,是远近闻名的文化村。

    珍贵遗存随处可见

    任凭时代怎么更替,自然界怎样变迁,先人们留下的痕迹总是永远存留于世的,而且时间愈长,越显得古老与珍贵。

    近年来,笔者数次到周家庄遗址进行零距离采访。该庄是个古老的村庄,四周被明代古城墙拥抱着。由于风雨剥蚀,城墙上裸露着许多黑色、灰色、褐色、白色的陶片瓦块。说明明代修筑城墙时,先辈们只能就地采用夹杂着陶片、瓦块的土。村东土台上的个清同治时期建造的戏台,其土筑墙体里也夹杂着许多陶片瓦块。存留于村中的老房子亦然。

    该村一些老辈人讲,以前,村里人在打窑、修堰、凿井时,经常能够挖出陶罐、陶盆、石斧、石铲、兽骨等器物。外地的古董商也经常来村里收购这些东西。上世纪30年代,村里有个周姓年轻人在地里打井,挖出几个完整的陶罐和陶盆,抱往家里放东西。夏天把肉食放到里面,好多天都不会发馊。后来,从河南来了一个古董商,找到他家,仔细看了这些东西后,开口就给了300块大洋。这个姓周的年轻人用这些钱娶了一房媳妇,盖了一座院子。

    笔者跟着向导到距于村东南2华里多的吊桥堡察看。这是一个直径近百米的不规则型古城堡,依沟而建,城堡的北面和东面为平地,南面有一条深约20多米,宽约20多米的深沟,西面是一条又宽又长的大沟。新石器时期,先人们临沟而居在窑洞或地穴里,就近在沟下的山泉中汲水而饮,在沟上的丘陵上耕种庄稼,在涑水河对面的冷口峪里狩猎,过着悠然自得的原始生活。之后的商、周、秦、汉、唐、宋、元,历朝历代,他们一直在这里繁衍生存。明代末,战乱四起,为了保护自己的家园,他们就在居住地构筑起这座城堡。此城堡东面和北面筑有高高的城墙,西面是很深的土崖,只在南面的深沟上设一座吊桥,为城堡惟一的出入口。有专人看护,是村里人或认识的人,放下吊桥可以出入。一有风吹草动,便把吊桥拉起,外面的人便无法进来。当地人就把这座古城堡称为吊桥堡。后来,村人在古城堡东面角城墙上开了一个3米多宽的豁口,笔者跟着向导沿豁口进入城堡。环顾四周,北面和东面的城墙较完整,南面和西面的城墙已经坍塌,但根基尚在。从豁口剖面上看,城墙底宽约5米,高10米开外,城墙上长着不少酸枣之类的荆棘。墙体上裸露着许多陶片,有又厚又很粗糙的黑陶,也有很精美的彩陶,既有通体素面的,也有各种绳纹的。还有不少石块、砖头、瓦片等,城墙根角下有不少灰坑,灰坑的杂土里,有很多的陶片、兽骨和石块。南面草丛躺着一个直径达1 5米、厚20公分的青石碾盘。城堡西面,向导指着一处深坑介绍:原来这底下是个地窨院,院里四周挖有窑洞,西边有个地道,可以直接通到沟底,方便取水。地窨院中间还设有一个石磨,供加工粮食所用。很显然这是先人们处于防御的需要而专门设置的。这些设施直到解放前后还保存完好,后来被填平种地。笔者观察,整个城堡里比较平整,已被辟成耕地,地里是新种的麦田,地垄间随时可见陶片、瓦片和宋元时期的青花瓷片。证明此城堡是在新石器的遗址上构筑起来的。

    在周家庄村东面村口,还有一座古城堡,此城堡规模比吊桥堡小,也是临沟而建,北面和西面筑有城墙,东面和西面是垂直式的土崖,为天然屏障。只在西北角开有一个城门洞,城门洞已被毁,笔者进入城堡内看,城堡里还有3座院落,里面还住着人。笔者从城墙土里的陶片和城堡的形状分析,此城堡的历史应该和吊桥堡一样久远。

    笔者沿着村南一条长满小草的小道往南走,每走20多米,就有一个地堰,每个地堰有1米多高,其垂直面上都能看到各种颜色的陶片和大小不一的灰坑。

    周家庄的新石器时期遗址实在是太集中、太丰富、太外露、太明显了。那幽远古朴的城堡、随处可见的灰坑,附身可拾的陶片、繁多量大的器物,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她像一位饱经沧桑的老者,氲氤着远古文明的气息,诉说着曾经的辉煌。(刘玉栋)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